返回 第八百一十三章 糟老头子坏的很  回到明朝当暴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八百一十三章 糟老头子坏的很[1/3页]

  一场案子没有审完,主审官却跑路了——那声咳嗽明显是崇祯皇帝给出的信号,田三石暂停了案子的审理,打算听听崇祯皇帝怎么说。

  对于崇祯皇帝而言,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

  就像是后世的某只企鹅,最初就是看谁有啥好东西就收购,收购不成就想办法抄一抄,然后靠着自己巨大的用户基数再把原创者给压死。

  包括穿越者培训基地,企鹅也是搞出来一个书城,挖了一票基地的大佬之后将基地的股价打压,然后才下手收购的。

  投入几百万,最多不过几千万的成本,结果就是替企鹅省下了几个亿的收购成本。

  至于什么专利?

  不好意思民,这玩意还不就是拿来抄一抄就OK的?

  身为程序猿的崇祯皇帝在写代码的时候也喜欢拿别人已经写好的模块修改……

  但是吧,站在什么山就唱什么歌——现在朕是皇帝,可不是那个写代码的码农了,知识产权和版权这事儿得重视起来。

  至于说这事儿不好管理,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倒是问题不大,因为崇祯皇帝手里有刀子,最关键的是没有谁敢跟他叽叽歪歪。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对躬身候着的田三石道:“将相关卷宗封存吧,这几个人的生意也暂时先让他们关掉。”

  吩咐完田三石之后,崇祯皇帝又随口吩咐道:“着人前往南京,调取与此相关的卷宗过来。”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又接着对王承恩吩咐道:“罢了,你亲自去一趟,调取与此案相仿佛的卷宗过来,无论案件本身大小。”

  这时候就体现出有个云备份的好处来了——京城有的卷宗,南京基本上都有,虽然南京方面仅仅是个备份,但是当崇祯皇帝想要调取北方卷宗的时候,却不需要王承恩再跑回京城了。

  而崇祯皇帝这十几年来一直大力号召的要想富先修路政策,也在这时候体现出来了好处。

  带着一众干儿子们直接从泉州走金泉直道,仅仅一天的时间,王承恩就到了南京。

  真正花时间的还是翻查那些相关的卷宗。

  大明实在是太大了,地盘大,人口多,各种狗屁倒灶的问题也就多的是,而之前并没有专利这个词的说法,相关的所有卷宗都被分类到了民事卷宗里面。

  想要在浩如烟海的民事卷宗里面找到与这次的专利案相仿佛的卷宗,实在是个大工程。

  直到半个月之后,王承恩才带着大量的卷宗回到了泉州。

  触目惊心!ιΙйGyuτΧT.Йet

  这是崇祯皇帝在翻看卷宗之后的第一反应。

  随着墨家的再一次兴起,格物科也渐渐的受到了重视,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各种各样的发明层出不穷。

  这倒是很正常,因为人口基数在这里摆着——给中国人每人一架钢琴,还有莫扎特和贝多芬什么事儿?

  但是吧,中原有句老话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随着各种各样的发明冒出来,与之相关的案件也随之增多。

  只不过,官府在宣判的时候就有着很明显的倾向性了。

  如果发明人是读书人,尤其是那些有功名在身的,那么大部分都能胜诉,如果发明人是白丁,那么很抱歉,大部分都是败诉了。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没有相关配套的法律,《盗律》不能完全适用于专利的纷争。

  官府自然不觉得这么判有什么问题,而那些读书人自然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就连被判败诉的百姓其实也不太在乎。

  然而崇祯皇帝很不喜欢这样儿,百姓跟读书人有什么不同?读书人还不是百姓生养出来的?

  将所有的卷宗再一次封存发往京城刑部,崇祯皇帝也随之离开了泉州,往下一个目的地而去。

  崇祯皇帝接着在外面浪的飞起,刑部尚书孟兆祥和内阁大佬卢象升则是头疼的想死。

  想想前一任内阁首辅和刑部尚书是怎么没的?

  历朝历代想要修律,都是要了命的大事儿,搞不好从建国到灭国都不会修上几回。

  换到崇祯朝可好,距离上一次《大明律》全面修订到现在才过去几年的时间,这位爷又要开始折腾了!

  跟卢象升一起大眼瞪小眼的对视了半晌之后,孟兆祥忍不住开口道

第八百一十三章 糟老头子坏的很[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