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唐不良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百一十四章[1/3页]

  终于来电了,恢复网络了!

  大唐是大国,是公元六七世纪的世界最强帝国。

  大国的标志是什么?

  不仅幅员辽阔,经济强盛,文化强势,武力横压当世。

  更兼宗主国身份。

  身边有一群跟着混饭吃的小弟。

  就如武林盟主一般。

  正如后世某鹰酱,振臂一呼,自有藩属小弟,替他冲锋陷阵在前。

  只要盟主一声令,全天下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小弟自愿为其鞍前马后,甘做打手鹰犬。

  在这个时代的大唐,就有这样的号召力。

  天可汗不是随便说说的。

  苏大为叉手昂然道:“以大唐一隅对抗整个辽东,可谓以己之短,攻敌之所长。但我大唐的实力,又岂是纸面上的武力?

  但请天子修书一封,号召辽东各部外藩出动仆从军。

  以仆从对付叛军大部,而我唐军集中精锐,攻敌要害,若叛军首脑除去,则敌自溃。

  可不战而胜。”

  大殿上的香气越发浓郁。

  烟雾缭绕中,各大臣小声交换意见,窃窃私语。

  将军们也小声交谈着。

  武媚娘思忖片刻道:“前次薛礼之败,正因为仆从军葛逻禄反叛,今次再在辽东征召外藩作战,是否有翻覆之险?”

  “不然。”

  苏大为道:“西域情况不同,前次李敬玄大败,丧师辱国,以致动摇各胡族对大唐的敬畏,而且葛逻禄人在胡人中,也是首鼠两端,极无信义之辈。

  大食人买通他们是可能的。

  但在辽东,我大唐经营多年,恩威甚隆。

  辽东渤海、靺鞨、契丹各部族,对大唐十分敬畏。

  朝中不少军将,皆从这些部族选出。”wωω.ξìйgyuTxt.иeΤ

  略停一停,苏大为继续道:“依臣之见,可速派将军高侃为总管,麾下率李辩等靺鞨大将协作,同征辽东。

  高侃前次与臣一同征高句丽,军功卓著,擅于用兵,而且出生渤海高氏。

  有他在,征召渤海兵源不在话下。

  李辩出身靺鞨大族,在靺鞨族中素有威望。

  还有萧延庆出身辽东契丹,可以为将。

  这几人,从各自族中征发仆从,事半功倍。”

  这番话说出来,殿上各将军都不由暗自点头,暗叹苏大为眼光老辣。

  用这些异族归化多时的将领,统率本族仆从,自然会得心应手。

  不会出什么乱子。

  李弘和武媚娘似还在思索。

  苏大为长叹一声:“可惜了李谨行……他本是靺鞨酋长,若他在,征召靺鞨作战,更为方便。”

  历史上,李谨行武力绝人。

  累迁营州都督,曾破吐蕃军于青海。

  后封燕国公。

  死后追赠幽州都督,陪葬乾陵。

  为大唐名将。

  原本按轨迹,李谨行将有更大作为。

  但谁也不曾想,居然在李敬玄大败一役中,没于乱军之中。

  只能说,李敬玄那次大败,大唐实在输得太惨了。

  光是有名有姓的高级将领,便有数十人之多。

  中级将领,更是阵亡数百人。

  那些高级将领中,不乏日后大放光芒的能将,名将。

  苏大为略一思索:“我记得李谨行有子吧?”

  一旁的程务挺点头道:“有二子,长子李思敬,次子秀,都已成年。”

  “若是可以,对辽东作战,可征召二人参与,一方面借李谨行的威望,第二也是给他们一个出身。”

  “甚善。”

  武媚娘终于点头。

  苏大为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李谨行在靺鞨族中的威望,让李思敬和李秀从军出征,可以继承这部份号召力。

  甚至在唐军支持下,直接成为新的靺鞨部酋长。

  第二就是大唐素重军功。

  虽然如今下层想要升迁封赏不如从前容易。

  但像李思敬这种出身,稍微在军中历练,镀层金,以后继任李谨行军中遗产,封爵,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李弘也道:“此计甚妙。”

  他舔了舔唇接着道:“方才苏郡公说攻其首脑,然辽东叛乱已经持续数年,首脑为何人?”

  苏大为看向程务挺:“程将军把刚才没说完的都说了吧。”

  “是。”

  程务挺走到沙盘旁,指了一下倭岛,又指了一下新罗。

  “如今攻占我安东都护地界的,虽为百济和高句丽复国叛军,但实则是新罗人和倭人在背后支持,这二国中,新罗人战力颇强,有一支精锐能征善战,非常难对付。”

  苏大为默然不语。

  他知道,那是当年的朝鲜花郎,新罗国仙留下的军队。

  但当年碍于盟友和藩属国的身份,金家人又认怂得够快。

  所以新罗并没有伤元气。

  与被打残打死的高句丽、百济完全不同。

  至于倭国,虽然经历了战乱,但倭国地盘够大,人口也比新罗多,之前的破落贵族也没清理干净,应该还能搜罗一些可战之兵。

  而且倭国还有那个神出鬼没的神道教。

  程务挺看了一眼苏大为道:“按郡公方才所说,安东都护兵力不足,无法守住所有防线,但若以高侃为总管,征召渤海、靺鞨、契丹等各族仆从军,那兵力不足的问题便解决了。”

  除了解决兵力,还有一个好处便是。

  仆从军向来自带干粮。

  唐军不用准备这些人的粮草。

  非常的省钱。

  而且做为客军,这些仆从作战非常凶狠。

  不凶狠不行。

  都自带干粮了,如果不能打胜仗,抢掠一番。

  这些仆从是会破产的。

  谁家也没余粮。

  “正面靠仆从可以稳固防线,叛军没有人数优势,就无法再推进战线。”

  程务挺手中竹枝沿着渤海划了一下:“这时,我军以高侃率领精锐,可直捣新罗人国都,将其攻占,这样,新罗人的威胁便可解除。”

  殿上的议论声更大了。

  武媚娘凤眸顺着程务挺的竹枝看向标示为新罗的地界。

  幽幽道:“昔年苏定方为灭百济,出动大军十万,大小战船七百余艘,粮草不计其数,后方民夫力工,至少三十余万人,此次要灭新罗,需多少人?”

  虽然没有直接质疑,但这话,其实就是在说,朝廷对新罗依然需要大费周张。

  灭国之战,没那么容易。

  “太后。”

  苏大为行礼道:“对付新罗,倒不用像当年百济一样,新罗只所以强,只因为当年他们的精锐兵马,并没有遭到重创。

  唐军以大船渡海,直插新罗首都。

  然后便可以围点打援,将他们的精锐打掉。

  打去精锐后,新罗便不足为虑。

  万里海疆,处处都是我军战场。

  我们想打则打,想走则走。”

  这话说得,令年轻的李弘不由热血沸腾。

  忍不住鼓掌道:“苏郡公所言甚善。”

  “稍待。”

  武媚娘玉掌轻抬:“若要用此策,那远征新罗的将领一定要熟悉水战,而且能力出众,谁可为之?”

  苏大为不假思索道:“昔年臣在对百济作战时,曾与将军刘仁愿一起携手,深知此人之能,愿举荐刘仁愿为将。”

  说完又看向身旁的程务挺:“程务挺可为副。”

  一听此言,程务挺大喜,忙叉手行礼以示感激。

  相比西面崛起的大食帝国。

  东面那些叛军,只能算小杂鱼。

  武媚娘前后思量,微微颔首:“善。”

  然后目视苏大为:“那依你之见,需要出动多少兵马?”

  “若是我领兵,万人足矣,考虑周全的话,应当发精兵两万。”

  “兵从何处出?”

  大唐天下府兵,大半都在关中。

  关中遭灾那情况,如今基本是抽调不出什么人手了。

  苏大为对此早有预料,成竹在胸道:“当年太宗为了防备高句丽,以及对辽东用兵,在此方向设了数十折冲府。

  此次对辽东出兵,从这些折冲府征召,足够应付。”

  “粮草?”

  “我在兵部有过计算,比起关中,江都荆扬收成还算安定,略有富余。派战船沿江出海,沿路便可征召粮草,只须朝廷一纸调令。

  人力、辎重,兵甲,沿路都可备齐。”

  听苏大为这么一说,武媚娘的眉眼一时柔和下来。

  方才脸上笼的寒霜稍敛。

  对上位者来说。

  办事是第一位的。

  苏大为不但能办事,还懂得怎么节省。

  若按他这么说,关中可不动一兵一卒,只用一纸调令,遣一些军将,便能将此次辽东叛军解决。

  哪怕最挑剔的老板,也挑不出毛病。

  “且慢。”

  就在此时,一直没出声的狄仁杰忽然出列道:“敢问苏尚书,方才所说辽东叛乱,除了新罗,还有倭国在后方支持。

  新罗这里派刘仁愿出兵。

  那倭国如何?”

  被狄仁杰一提醒,李弘和武媚娘也反应过来。

  众人目光再一次集中在苏大为身上。

  “爱卿有何策?”

  “倭国距离新罗颇近,的确不可不防,但现在要多抽调人手,也不太容易。”

  苏大为略一沉吟道:“我记得我昔年麾下娄师德是荆扬人,这两年他应该是回荆扬了吧?”

  武媚娘皱眉,在脑海中回忆娄师德此人。

  李弘在一旁道:“他现为扬州司马。”

  “那就好办了。”

  苏大为抚掌笑道:“昔年臣征倭岛,靠的就是娄师德和王孝杰等将,此次再征召此二人入伍,命他们率领小队精锐,以轻舟暗渡倭岛。”

  “呃,派小队人登倭岛,然后呢?”

  “再派都察寺暗探协助,当年打下倭岛之后,也收了不少人手,应该会有一些人剩下。”

  苏大为道:“娄师德

第一百一十四章[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