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0章 坚持到底的人(1)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40章 坚持到底的人(1)[2/3页]

  之内。”

  周延儒立即指示梁廷栋,密切注意辽军动向,异常立即报告。

  第一天,十二月二日,无事。

  第二天,十二月三日,无事。

  第三天,十二月四日,出事。

  祖大寿未经批示,于当日凌晨率领辽军撤离北京,他没有投敌,临走时留下话,说要回宁远。

  回宁远,也就是反了,皇帝十分震惊,关宁铁骑是精锐主力,敌人还在,要都跑了,这烂摊子怎么收拾?

  周延儒很镇定,他立即叫来了余大成,带他去见皇帝谈话。

  皇帝问:祖大寿率军出走,怎么办?

  余大成答:袁崇焕被抓,祖大寿心中畏惧,不会投敌。

  皇帝再问:怎么让他回来?

  余大成答:只有一件东西,能把他拉回来。

  这件东西,就是袁崇焕的手谕。

  好办,马上派人去牢里,找袁督师写信。

  袁督师不写。

  可以理解,被人当场把官服收了,关进了号子,有意见难免,加上袁督师本非善男信女,任你说,就不写。

  急眼了,内阁大学士,外加六部尚书,搞了个探监团,全跑到监狱去,轮流劝说,口水乱飞,袁督师还是不肯,还说出了不肯的理由:

  “我不是不写,只是写了没用,祖大寿听我的话,是因为我是督师,现我已入狱,他必定不肯就范。”

  这话糊弄崇祯还行,余大成是懂业务的:什么你是督师,他才听你的话,那崇祯还是皇上呢,他不也跑了吗?

  但这话说破,就没意思了,所以余大成同志换了个讲法,先捧了捧袁崇焕,然后从民族大义方面,对袁崇焕进行了深刻的教育,说到最后,袁督师欣然拍板,马上就写。

  拿到信后,崇祯即刻派人,没日没夜地去追,但祖大寿实在跑得太快,追上的时候,人都到锦州了。

  事实证明,袁督师就算改行去卖油条,说话也是管用的,祖大寿看见书信(还没见人),就当即大哭失声,二话不说就带领部队回了北京。m.ζíNgYúΤxT.иεΤ

  局势暂时稳定,一天后,再度逆转。

  十二月十七日,皇太极再度发起攻击。

  这次他选择的目标,是永定门。

  估计是转了一圈,没抢到多少实在玩意儿,所以皇太极决定,玩一把大的,他集结了所有兵力,猛攻永定门。

  明军于城下列阵,由满桂指挥,总兵力约四万,迎战后金。

  战役的结果再次证明,古代游牧民族在玩命方面,有优越性。

  经过整日激战,明军付出重大伤亡,主将满桂战死,但后金军也损失惨重,未能攻破城门,全军撤退。

  四年前,四品文官袁崇焕站在那座叫宁远的孤城里,面对着只知道攒钱的满桂、当过逃兵的赵率教、消极怠工的祖大寿,说:

  “独卧孤城,以当虏耳!”

  在绝境之中,他们始终相信,坚定的信念,必将战胜强大的敌人。

  之后,他们战胜了努尔哈赤,战胜了皇太极,再之后,是反目、排挤、阵亡、定罪、叛逃。

  赵率教死了,袁崇焕坐牢了,满桂指认袁崇焕后,也死了,祖大寿终将走上那条不归之路。

  共患难者,不可共安乐,世上的事情,大致都是如此吧。

  密谋

  永定门之战后,一直没捞到硬货的皇太极终于退兵了——不是真退。

  他派兵占据了遵化、滦城、永平、迁安,并指派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镇守,以此为据点,等待时机再次发动进攻。

  战局已经坏到不能再坏的地步,虽然外地勤王的军队已达二十多万,鉴于满桂这样的猛人也战死了,谁都不敢轻举妄动,朝廷跟关外已基本失去联系,辽东如何,山海关如何,鬼才知道,京城人心惶惶,形势极度危急。

  然后,真正的拯救者出现了。

  半个月前,草民孙承宗受召进入京城,皇帝对他说,从今天起,你就是大学士,这是上级对你的信任。

  然后皇帝又说,既然你是孙大学士了,现在出发去通州,敌人马上到。

  对于这种平时不待见,临时拉来背锅的欠揍行为,孙承宗没多说什么,在他看来,这是义务。

  但要说上级一点儿不支持,也不对。孙草民进京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人,他去通州迎敌的时候,朝廷还是给了孙大学士一些人。

  一些人的数量是,二十七个。

  孙大学士就带着二十七个人,从京城冲了出来,前往通州。

  当时的通州已经是前线了,后金军到处劫掠,杀人放火兼干车匪路霸,孙大学士路上就干了好几仗,还死了五个人,到达通州的时候,只剩二十二个。

  通州是有兵的,但不到一万人,且人心惶惶。总兵杨国栋本来打算跑路了,孙承宗把他拉住,硬拽上城楼,巡视一周,说明白不走,才把大家稳住。

  通州稳定后,作为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孙承宗开始协调各路军队,组织作战。

  以级别而言,孙大学士是总指挥,但具

第340章 坚持到底的人(1)[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