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3章 第二个猛人(1)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53章 第二个猛人(1)[2/3页]

  几年后的那场悲剧,即源自于此。

  其实这个时候,神一魁已经挂了,真正掌控军权的,是四个人:红军友、李都司、杜三、杨老柴。

  虽说头头死了,但势头一点儿没消停,光主力部队,就有五万人,聚集在甘肃镇原,准备进攻平凉。

  所以洪承畴决定,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

  除曹文诏之外,他还调来了王承恩、贺虎臣等人,基本上西北最能打的几个总兵,都到齐了。

  到齐了,就是群殴。

  群殴之后,民军撑不住了,决定向庆阳撤退。

  想法是好的,可惜做不了,特别是曹文诏,由于他率领的关宁铁骑,每人都有两匹马,骑累一匹就换一匹,机动性极强,跟幽灵似的,民军往哪儿跑,他就等在哪儿。跑来跑去,没能跑出去。

  经过两个月的僵持,双方终于在镇原附近的西濠决战,史称“西濠之战”。

  整个战役的过程,大致相当于一堂生动的骑兵训练课,刚开打,还没缓过劲儿来,曹文诏就率军冲入了敌军,乱砍乱杀,大砍大杀,基本上是怎么砍怎么有。

  砍完了,退回来,歇会儿,歇完了,再冲进去,接着砍。所谓如入无人之境,大致就是这个状态。

  民军的阵脚大乱。与此同时,洪承畴派出了他的主力洪兵,连同贺虎臣的宁夏兵、王承恩的甘肃兵,发动总攻,敌军就此彻底崩溃。

  此战,民军损失近万人,首领杜三、杨老柴被生擒(曹文诏抓的)。

  残余部队全部逃散。

  通常状态下,都打残了,也就拉倒了。

  洪承畴不肯拉倒,打残是不够的,打死是必需的。

  神一魁的四个头领,抓了两个,还剩两个——红军友、李都司。

  这个艰巨的任务,由曹文诏接手,他率领自己的两千骑兵,开始了追击。

  接下来,是曹文诏的表演时间。

  面对曹文诏的追击,几万军队几乎无法抵抗,连战连败,死伤近万,主要原因,还是曹文诏太猛。

  曹总兵是见过大世面的,最猛的八旗军他都没怕过,打半业余的民军,自然没问题。每次进攻,他都带头冲锋,打得民军头目胆战心惊,时人有云:“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这种说法是客观的,却是不全面的,因为曹总兵不但玩硬的,还玩阴的。

  在追击的路上,曹文诏的手下报告,他们抓住了一个叫李宫用的敌军将领。按日常惯例,处理方法都是拉出去砍了,但曹文诏想了想,对手下说,放了这个人。m.ζíNgYúΤxT.иεΤ

  此后的事情,用史书上的话说,“文诏乃纵反间,绐其党,杀红军友”。

  这句话的意思是,曹文诏放走了这个人,并利用他使了个反间计,忽悠了他的同党,杀掉了四大首领中的红军友。

  其实我也很想告诉你,这个反间计到底怎么使的,只是我查了很多史料,也没查个明白。

  有一点是肯定的,对民军而言,曹文诏,是最为恐惧的敌人。

  人恐惧了,就会逃跑,逃无可逃,就不逃了。

  神一魁剩下的,只有李都司了。

  他很恐惧,所以他逃跑,但残酷的事实告诉他,继续跑,是没有前途的。

  所以他决定,不跑了,回头,决战曹文诏!

  等等,再想想。

  想明白了,不跑了,回头,伏击曹文诏!

  没办法,对付这样的猛人,还是伏击比较靠谱。

  他们伏击的地点,叫做南原。

  为保证圈套成功,他们围住了附近的一群明军,吸引曹文诏前来救援。

  曹文诏来了,但在这里,他看到了敌军上千名骑兵,二话不说就追。

  追到了南原,钻进了圈套,伏兵四起。

  应该说,伏兵还是有点儿作用的,受到突然袭击,曹文诏的部队被打乱,曹文诏被冲散。

  李都司估计是读过史书的,至少看过淝水之战,他当即派人在军中大喊:曹文诏已死!

  很快,就喊成了口号,鉴于曹文诏不知被冲到哪儿去了,所以这个谣言很有点儿用,明军开始动摇。

  然后,曹文诏就开始辟谣了,不用话筒,用长矛。

  精彩表演开始,史书上的说法,是“持矛左右突,匹马萦万众中,诸军望见”。

  拿着长矛,左冲右突,单枪匹马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然后,大家都看见了他。

  遇上这么个人,谣言是不管用了,伏击也别扯了,所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大败,僵尸蔽野”。

  数过来,这应该是第二次大败了。但对于洪承畴和曹文诏而言,还没完。

  残余部队的残余继续逃跑,曹文诏继续追击,然后是大败、复大败,又复大败。一路败到平凉,李都司终于不用败了,洪承畴杀掉了他。神一魁的四大头领,最终无人幸免。

  但到这个份儿上,曹总兵还没消

第353章 第二个猛人(1)[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