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5章赵宋的覆灭(10000字)  都市:开局捡个白狐当女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35章赵宋的覆灭(10000字)[1/3页]

  梁山士卒击溃童贯的十万大军之后,江恒便让梁山士卒继续前进,朝着开封府的方向进发。

  这边童贯失魂落魄的骑着马一路狂奔,终于赶在梁山士卒之前顺利抵达到了开封府。

  看到近在咫尺的开封府,童贯心中松了一口气。

  自己终于不用死了。

  陆陆续续的,也有许多溃兵逃回来。

  见童贯骑马回来,开封府很多人还感觉非常奇怪。

  怎么这童贯这么快就回来了?而且看起来还很狼狈的样子。

  童贯出征前可是还搞了一个盛大的出征仪式。

  大军走的时候,不少百姓可是驻足围观,更是有许多文武官员出城对童贯相送。

  回到开封府,童贯是一刻也不停歇,立马来到皇宫之中。

  此时。

  赵佶正在后宫和几个善于蹴鞠的小太监一起踢球。

  里面没有高衙内。

  虽然高俅会踢球,而且球技很高,但高衙内是一点不擅长蹴鞠。

  他此时正在做着本职工作,正专心刷着马桶呢。

  赵佶今天的心情还不错。

  他是一点都不担心童贯出征的事情,赵佶对童贯放心的很!

  认为十万大军出征梁山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还不是信手拈来?

  估计过不了多久,这十万大军就能得胜,顺利的班师回朝。

  这边一个小太监传给赵佶一个好球。

  赵佶俯背后仰,身体腾空,使出一记倒挂金钩,将蹴鞠精准踢进球门中。

  这赵佶的踢球技术,确实很高超。

  看到赵佶这种球技,这些小太监是纷纷拍起了马屁。

  对于这样的一粒进球,赵佶非常高兴,表示纷纷有赏。

  尤其是给他传球的那个小太监,赵佶更是赏黄金百两!

  不过这边赵佶正高兴着,突然有太监急匆匆的来报。

  “陛下,童贯童大人在宫门外求见。”

  赵佶有些愣住。

  他有些疑惑的说道:“童贯?童贯不是刚率领大军出征没有两天吗?怎么这么快回来了?难道是已经剿灭了梁山?快,快宣童贯进宫!”

  赵佶心情相当不错。

  下意识的便认为童贯返回开封,是已经将梁山剿灭。m.ζíNgYúΤxT.иεΤ

  他实在想不出,童贯有什么失败的理由。

  那现在童贯回宫,就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剿灭了梁山,胜利的班师回朝!

  这童贯还真是大宋的人才啊!

  当童贯跟着小太监来到宫廷之后,看到赵佶,童贯立刻跪在地上哭了起来。

  “陛下,臣无能,臣无能啊!还请陛下饶恕罪臣啊!”

  赵佶看到童贯这种动作,笑着说道:“童贯,你不是刚打了胜仗吗?何来无能?你这难免有些太过于自谦。”

  这蠢皇帝还以为童贯是谦虚,所以才说自己无能。

  听赵佶如此说,童贯都有些愣神。

  要是梁山大军不来开封,他真的可以谎报军情,就说自己打了胜仗,只不过损失大一些。

  他以前就谎报过军情,这个赵佶还是比较好糊弄的。

  不过现在梁山已经在来开封府的路上,他童贯就不敢瞒报了。

  他只好实话实说道:“陛下,臣......臣败了啊,臣是逃回来的,如果臣再慢一些,就看不到陛下了啊!梁山士卒实在太厉害了,高太尉败的不冤,梁山确实有很厉害的武器!”

  童贯说的很痛心。

  听到童贯说自己败了。

  赵佶几乎都没反应过来。

  片刻后。

  赵佶才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你败了是什么意思?”

  童贯跪在地上,额头触地,根本不敢抬头看赵佶的脸色。

  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陛下,臣领兵十万征讨梁山,还未到梁山,便和这些贼寇在半路相遇。梁山贼寇不过三万,臣让十万大军列阵,准备绞杀这写贼寇。可这梁山贼寇,人人手中皆有神器,几百米外,便可让我大宋士卒死亡。”

  “我大宋士卒,还没靠近梁山贼寇,便已崩溃,如今,这梁山贼寇,已经冲着开封府杀来了!”

  “什么!?”赵佶大吃一惊。

  十万大军都败了?

  这梁山贼寇竟然有神器。

  赵佶只感觉自己脑袋有些发蒙。

  梁山贼寇杀来了怎么办?

  他这个当皇帝的,此时是一点主意都没有。

  过了会儿,赵佶稍微缓和了下心神,然后才问道:“这些梁山贼寇手中的神器是什么样子?”

  童贯说道:“好像是烧火棍,但他们将这烧火棍对着我们的时候,里面好像能射出什么东西,几百米外便能击中我们,远超寻常弓箭的射程。我们根本抵挡不住啊!”

  赵佶想了想说道:“这估计不是什么神器,而是梁山贼寇捣鼓出来的武器。”

  “那这种武器的威力除了能射死人外,还有什么效果,你感觉他们用这种东西,攻击开封府会如何?”赵佶又问道。

  “陛下,这种东西看起来也只能杀人,要是用这种武器攻城的话,以开封府的城墙而言,那种烧火棍是不能将我们的城墙攻破的。”童贯想了想说道。

  在他看来,这种武器打在人身上,人都没有爆裂,打在城墙上,也顶多是造成微小的一点点损伤。

  只要梁山贼寇攻不进开封府,他们就是安全的。

  赵佶听童贯这样说,心中也是放心了许多。

  他道:“让开封府各文武大臣进宫议事,商量该如何对付这些梁山贼寇。另外,吩咐下去,立刻封禁开封府!任何人不得进出!”

  不到半个时辰。

  各文武大臣便齐聚金銮殿。

  自己的这位皇帝什么水平,他们一清二楚。

  这几乎是大宋有史以来,最无能的一位皇帝。

  听到梁山贼寇又将童贯的十万大军杀溃并且朝着开封府杀来的消息后,众大臣皆是有些吃惊。

  这要是真让梁山贼寇杀进开封府。

  这大宋岂不是要亡了?

  童贯站出来说道:“各位放心。虽然我军又败,但开封府墙高粮足,我们足够坚守一些时日。这梁山贼寇手中的武器只能射击,并没有其他的作用。只要我们守好开封府,他们是攻不进来的。”

  听到童贯这样说,立刻有大臣站出来说道:“我们总不能光坚守开封吧?那梁山的这些贼寇难道就不剿灭了?”

  童贯说道:“不是不剿灭,而是我们目前无法对其进行剿灭。他们手中的武器,我们无法克制。目前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是守。”

  有大臣说道:“陛下,这梁山贼寇万一一直围困开封,其他地方的援军又拿梁山贼寇没有办法。待开封府的粮食消耗殆尽后,我们又当如何?”

  毕竟开封府这么多的人口,每天的粮食消耗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他们官宦权贵人家,自然不愁吃穿。

  但时间久了,普通人家中必定断粮。

  到时候,城里肯定会出乱子。

  到了那时候,可就是内忧外患了,处境更加危险!

  赵佶依旧非常信任童贯。

  感觉童贯的失败,是因为梁山武器太厉害,而不是童贯无能。

  死去的高俅,感觉自己也是如此。

  这时。

  童贯说道:“这梁山贼寇来攻开封,不一定攻的进来,他们也未必是真的想攻进开封,或许,是为了谋求好处。”

  “陛下可赏给这些梁山贼寇金银,许给他们王爵,或者可让这些梁山贼寇退去。给了他们好处,满足他们,我们就安全了。”

  听到童贯的这种提议,赵佶还没说什么。

  顿时就有人站出来抗议道:“王爵?童贯你是被梁山贼寇吓破了胆不成?贼寇怎可随意封王?将梁山贼寇封王,我大宋还有何脸面可言?”

  童贯,确实是被吓破了胆。

  反正再去和梁山作战,他是不敢了。

  梁山绝对是打不赢的。

  和脸面相比,还是自己的生命安全最重要。

  现在也就靠这开封府城墙守着,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万一守不住,最后大家都没有好下场。

  还不如认怂服输,送上一些好处让梁山退兵。

  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呗。

  童贯说道:“如若不许给梁山莫大的好处,他们怎可轻易罢休?王爵,也只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要是能护得住全城百姓的安危,封那贼首为王又如何?”

  “你要是不怕的话,可以向陛下请命,带兵出城去迎击梁山贼寇。我童贯反正是没有意见。”

  嗯。

  在这童贯的一番言语下,那人不说话了。

  他也只是嘴上功夫强,真要带兵打仗的话,自然是不敢的。

  赵佶无所谓。

  向异国认输认怂的事情他都做的出来,封梁山一个王,他自然感觉没什么。

  只要不影响自己继续做皇帝继续享乐就好。

  就算大宋亡了,只要不是亡在他赵佶手里,他才不管这么多。

  赵佶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拟招,封梁山江恒为梁王,赏金五万两,赏银十万两,其部众将各有赏赐,让其就藩济宁府。”

  赵佶感觉自己很有诚意了。

  这么大方的赏赐,江恒领到圣旨之后绝对会感恩戴德的折返回去。

  你打开封不一定能成功,自己这一下子给出这么多好处,这梁山应该满足了。

  赵佶又问道:“谁愿意前去梁山营中传旨?”

  大家都不想去。

  万一,去了之后,回不来呢?

  这圣旨里面的内容是好。

  但梁山的人不满足,就想来攻城呢?

  所以,传旨这事儿是有风险的。

  赵佶感觉这事儿,还是交给童贯比较放心。

  再者,童贯本来也是个太监,去梁山那里传旨,也算合适。

  于是。

  赵佶便把目光放在了童贯身上。

  童贯站在下面,目视前方,当做没有看到赵佶的眼神。

  他才不想去传这份旨意呢。

  童贯是真的不想再和梁山打交道了。

  他是在这里说的头头是道。

  但他和梁山交过手,知道梁山是多么恐怖。

  高俅这梁山说杀都杀了,他童贯不认为自己比高俅多些什么。

  相反,他还比高俅少些什么。

  虽然是去传旨,但万一这些梁山的人杀昏了头,自己这条命可真就交代了?

  赵佶盯着童贯看了好一会儿,童贯都是不为所动,装作没有看到赵佶的眼神。

  最终。

  还是赵佶亲自开口说道:“童爱卿,你和梁山打过交道,多少熟悉他们的情况,这旨意,还是你去传吧。”

  童贯站出来说道:“还请陛下三思。虽然只是传旨,但里面关系重大

第235章赵宋的覆灭(10000字)[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