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58章 大幕拉起[1/3页]
在一个生产力极度不发达的封建社会里,中央财政的主要构成势必是由农业创造,尤其是在人口众多且粮食压力巨大的华夏,该规律很难被打破,因此宋王朝的重商主义,本质上是畸形的官办经济巅峰。
当然,这一经济模式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极为残酷的,因为它势必会导致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激增,尤其是像粮食、布帛、茶叶、食盐等几项对宋朝商税的占比接近百分之六十,其中比如宋代的盐价就相当于明代的五倍以上。
这样的商业经济模式堪称竭泽而渔,自然不是李晟所需要的。
后来明朝成立以后,朱元璋也吸取到了这一教训,再一次重申‘重农抑商’,并且尤其强调不得与民争利,对于商税整体采取了轻税,即三十税一,远远低于后世的商税比例,也要低于同时期西方国家的商税比重。しΙиgㄚuΤXΤ.ΠěT
在李晟看来,宋代商税的高涨在华夏重农抑商的传统中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现象,这个过程持续时间也相对短暂,与西方商税的性质截然不同,因此可以作为抑商的产物,而西方商税发展则是重商主义的结果。
实际上,此时的西方同样在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农业税日益减少,而商税逐渐占据了主导过程。
当然,双方的经济结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就比如同时期的英国,其主要税收有三种,分别是土地税、动产税和商税,其中最大的特点便是英国并没有华夏规模庞大的丁赋。
原因很简单,在公元一三四八年爆发的黑死病中,英国农民的生存状况急剧恶化,导致当时英国人口迅速减少一般,而后在一三五一年议会通过的劳动章程中,又对农民的收入进行了限制,这些举措使得英国农民对于统治者极为不满,而后到了一三七九年时,英国当时在征收等级人头税,并由于其中枢不具备足够的征收能力,便将征税的权力下放到包税人,使得各地包税人与农民间
第358章 大幕拉起[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