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0章 众矢之的  明末:重造大顺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20章 众矢之的[1/3页]

  面对李信即将到来的进攻,马士英十分果断地进入了徐州城,召集了原本一团散沙般的众将议事,将自己‘避虏平寇’的方案向众将进行宣扬,并且很快得到了许多明军将领的一致认可。

  从表面来看,这件事给人的感觉十分荒诞,但实际上它的基本思想有其历史渊源,主要有两点,一是自杨嗣昌以来大明朝内部长期存在的“攘外必先安内”思想,认为从对大明朝的危害上,寇大于虏;至于另一点则是因为官兵更害怕建虏,而非流寇。

  除此之外,马士英又说了一件历史上的典故,来为他的理论做注脚。

  什么理论呢?那就是唐朝末年平定黄巢起义这一件大事。

  不得不说,黄巢起义作为一场间接摧毁了大唐的庞大农民起义,这件事情常常会引来大明君臣的思考,他们希望从中找到能给对抗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的答案。ιΙйGyuτΧT.Йet

  找来找去,还真让他们找到了一个,那就是需要借助外虏之力来评定内乱。

  在历史上,大唐之所以能给平定黄巢起义,绝不仅仅只是单纯依靠郭子仪、李光弼这样的大将,还需要借助李克用这种沙陀人、招降朱温这样的义军叛徒,才能实现平定。

  在此之前,大明朝更多是希望多招降一些义军叛将,比如张献忠、罗汝才这样的人,用他们来彻底剿灭义军,只是这一计策很快随着张献忠的复叛而破产,因此联虏平寇的出现也不会让人们感觉到多么惊讶。

  当然,在此之前马士英也给崇祯皇帝写下了一封奏折,陈述了‘避虏平寇’的原因。

  “大明社稷,目前最急者,莫逾于办寇矣。然以我之全力用之寇

第320章 众矢之的[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