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97章 前锋  明末边军一小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797章 前锋[1/3页]

  (诸君,王斗的读音是斗争的斗,不是一斗米的斗。又南回旅者兄,王斗活动范围多在北方,跟白杆兵和秦良玉交集不大,所以书中没有相关情节。)

  四月十五日下午,靖边军全军到达居庸关。

  其实各军骑兵早在半日前就到达了关城,尖哨营的夜不收们更昨日便到。而且早在动员之时,他们就纷纷出宣府镇哨探,此时更是大部齐出,火力全开。

  余下的步兵,辎重们,因为大部火炮辎重先期向居庸关运来,他们一路行军,一路吃喝睡都有人照料,他们专心赶路便可。所以十五日的下午,不论骑步炮箭等兵,二十三万人,尽数到达居庸关。

  如山海关一样,居庸关其实是个系统的防务工程,全关建在关沟上,共有四道关口。最北是八达岭关,又称北口。然后南下一些是上关。接着才是居庸关关城,最后是南口关。

  从北到南,四关纵列在一条大峡谷中,彼此相距一二十里。m.ζíNgYúΤxT.иεΤ

  居庸关关城更建在这条长近四十里的山谷中间,扼守着北面进入京师门户,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特别两边山势雄奇,翠峰重叠,伴着清流花木,素为燕京八景之一,被称为“居庸叠翠”。

  居庸关城有南北二门,皆筑有瓮城,整个城池呈椭圆封闭形,周约有八里。城的一半雄卧在西面的金柜山上,另外一部分在东面翠屏山上缠绕,然后南北两座城门就坐落在谷中平阔的台地上,二门相距约有两里。

  此外关城还有附属的敌台、东西山角楼、水关闸楼、铺房、炮台、烽火台等建筑近三十座,城池东侧的永安河谷还有南北水门各两孔。

  王斗后世曾坐飞机从此经过,当时所望皆是苍莽连绵的大山,然后看到一条峡谷切开延绵山岭,尤如鬼斧神工。这条峡谷距京城百里,故名居庸塞或军都陉,便是此时的居庸关长城。

  也因扼守咽喉之地,加之居庸关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当然,就算天下险地,也必须有得力之人防守,历史上李自成直逼居庸关,守将唐通、太监杜之秩等人迎降,巡抚何谦伪死私逃。如此雄关,不费吹灰之力,就落到了李自成手中。

  靖边军到达居庸关后,北到八达岭,南到南口关,密密沿着关沟河谷驻扎,军马绵延数十里。

  王斗等人直入关城,居庸关城类似一个兵镇,内有粮仓、军械库、衙署、儒学、演武场等建筑,规模不小。还有行宫,密集的牌坊,众多的庙宇等,内城隍庙、关王庙、关帝庙更不可少。

  王斗等人从北门瓮城进时,就看到瓮城内有真武庙,还有一块重建的碑记,《居庸关重建真武庙碑记》。

  “迨至我太祖高皇帝龙飞淮甸,奋拯中原,驱逐百年之,复还万代之纲常,命大将军魏国公徐达北征,屡有真武灵助之显……为设关立庙,遂祠上帝于北瓮城重地之内,灵应香火,保障佑护,北镇沙漠通宣大,以制三边,南拱京师翊皇陵,而奠上国。”

  居庸关历朝都有修建隘口关防,但现今关城,却是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于洪武元年规划创建。然后后世不断缮治,这块碑记,却是万历年间重建。

  王斗等人上了香,追忆先贤,然后进城巡弋,更顺着城墙上到金柜山与翠屏山上。城台城墙皆以花岗岩石与厚城砖包砌,一些石条甚至重有一吨以上,合缝处灌以灰浆,咬合一体,坚固异常。

  王斗站在金柜山敌台上眺望,柳烟织翠,碧涛涌浪,关沟历历在目。此时河谷水边旌旗遍布,密密麻麻的营帐蜿蜒向南,一直消失在山的那边,蔓延到十几里外的南口关那处。

  人叫马嘶,金戈之声交鸣,再看眼前斑驳陆离的城台基石,那种时间历史的感觉陡然剧增。此次大战关乎历史兴衰,不知后世会如何评价这一战?介时自己所站的这一处,又是否会竖立一个纪念石碑,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呢?

  太子及跟随的诸文官被安排到行宫及衙署、儒学歇息,王斗将居庸关城南门城楼设为行辕,召集各官将在这里议事。

  其实除了衙署外,城楼不远紧依城垣处还有个户曹行署,宽宽敞敞的一个四合院,红柱青瓦宽檐廊,规模不小,不过王斗更喜欢待在城楼上,他喜欢那种登高远望的感觉。

  在城楼二层,巨大的作战地图挂出,还有详

第797章 前锋[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