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俄国内战第一节焦点  蒙山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九章 俄国内战第一节焦点[2/3页]

  战术体系做出贡献的人就是本书读者已经熟悉的胡蒂尔将军。此人一向热衷于运动战而讨厌阵地战,他在文尼察战役的表现不仅没有受到柏林的申饬,反而得到鲁登道夫的欣赏。在鲁登道夫看来,胡蒂尔在对华军的战役中表现很不错,他的部队夺取了西乌克兰大片的土地,损失按照西线的标准却轻微之极,展现了一种德国人罕有的灵活态度。在文尼察被华军合围不能归咎于他,而胡蒂尔对华军的‘交’涉成功在鲁登道夫看来表现了一种有勇气的担当。

  文尼察战役结束后,胡蒂尔中将随即被调回柏林述职,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在听取了胡蒂尔文尼察战役的详细汇报特别是他关于进攻战术的一些设想后,安排他执掌了西线一个新的集团军,他被柏林委以重任了。

  胡蒂尔奉献出的是他关于突破敌人筑垒地域的研究成果。这个设想已经酝酿很久了,他在文尼察战役后在霍夫曼的司令部与北线的第11集团军参谋长克劳斯少将‘交’流时再次受到启发,一些困扰自己的难点终于迎刃而解,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进攻筑垒地域的理论。克劳斯少将和他一样,也是步兵战术的热爱者,第11集团军在与华军第1集团军在萨尔内——奥列夫斯克一带的攻防中损受大。克劳斯少将对华军实行的弹‘性’防御战术非常欣赏,中国人很少像欧洲军队一样修筑永久‘性’坚固阵地,客观上,在乌克兰的严寒季节修筑工事非常困难。但克劳斯认为华军的防御战术极为出‘色’,他们不是构筑一道或数道绵延的战壕防线,而是‘精’心选择地形修筑一个个的火力点。他们更喜欢用运动的方式阻击对手,他们的侦察工作做的非常出‘色’。总能‘精’确地判断出对手的进攻区域和时间,只留一小部分人坚守相对坚固的火力点,让对手的火力准备基本落空,在对手发起步兵冲击的时候,其火力及兵力总能及时抵达,让对手付出较大伤亡而一无所得。然后再次撤离阵地,迎接对手可能的报复。这一战术的基本前提是部队的运动力和通信能力要强,部队不能跑不受控制就谈不到这种战术的执行了。

  胡蒂尔中将对此深以为然,他在文尼察遭遇困境就是因为华军第9军的远距离穿‘插’造成的,一支几万人装备重武器的军可以避开德军的空中侦察。放弃大路南下200余公里并保持强悍的战斗力令胡蒂尔非常钦佩。しΙиgㄚuΤXΤ.ΠěT

  胡蒂尔一直在考虑西线的战争。双方都被堑壕战搞得‘精’疲力竭一筹莫展了,突击部队在撕开对手的第一道最多第二道防线就失去了攻击的锐利,使得对手可以从容调集预备队封堵突破口,在1914年秋季之后。几乎在西欧爆发的所有大型战役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即使将东线德军主力全部调往西线怕是也无济于事。胡蒂尔从而“发明”了一种新战术。携带轻便武器的‘精’锐攻击部队不是全部清除对手的所有防御点,而是绕过对手坚固的阵地像水一样淌向低洼,一直‘插’向对手的后方。将那些筑垒地域留给后面的部队去清除。

  胡蒂尔加上布鲁赫米勒,再加上雄厚的预备队,使得鲁登道夫在1918年‘春’季“决定‘性’”的大进攻完全与过去不一样了。

  鲁登道夫将‘春’季攻势的对手选定为英国人:阿拉斯是亨利.霍恩指挥的英第1集团军,霍恩的南面,是朱利安.宾指挥的第3集团军,再往南的圣康坦,是休伯特.高夫指挥的第5集团军,三个英国集团军总共有55个师,被鲁登道夫选定为打击对象。

  战役发起的第2天(3月22日),胡蒂尔集团军在新战术的指导下已经全线突破英军高夫集团军的防线,占领英国第5集团军的所有阵地,高夫部队已经溃不成军,士兵们惊慌失措,军事警察不得不拦阻溃兵并就地枪决。德军在不到两天内前进了15公里,进入

第九章 俄国内战第一节焦点[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