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十四章[2/3页]
039;拼缝’,就是’扎条子'。’扎条子’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周蓉说:“就是施展各种手段诱使掌握实权的人批条子搞到稀缺物资或商品,倒买倒卖,从中渔利。如果图省事,批条子本身也可以倒卖。”
“一些大学教师也在教研室里守着电话一通接一通地打,一心想要捞到点什么……这样下去要出事啊……”汪尔淼说。
周蓉说:“我也有这种担心。”
师母在吊铺上轻轻嘘了一声,朝下轻语:“女儿睡啦,你俩小声点儿。”
周蓉说:“老师,我陪您出去吸支烟。”
于是,她一手托烟灰缸,一手挽着导师岀了门。
在走廊里,周蓉向老师要了支烟,也吞云吐雾起来。
汪尔淼说:“不谈那些了。谈谈第二件事,咱俩出国的事。我决定不
去了,你自己去吧。”
周蓉听罢急了,从接到法方的邀请函到将签证办下来,已经大费周章,基本上都是她一个人跑下来的,付出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好在省外事办有专人代办公费出国人员的护照,否则她和导师还必须亲自去一次北京呢。为了及时拿到护照,周蓉背着导师向省外事办的同志送了礼。法国是她特别向往的国家,能与导师以学者身份去一次更令她高兴。
她再三询问,汪尔淼才说出了他的想法——目前东三省的财政尤其吃紧,许多企业发工资都困难,知识分子不能只在乎自己,为国家省点钱吧。
汪尔淼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法方的邀请并非国家行为,而是几所大学文化社团的民间行为。他们资金并不充足,邀请函上写得明白一一只负责报销去程的机票以及会议期间的食宿和参观费用,回程机票由与会者自理。
周蓉说:“咱俩买回程机票的钱都申请好了呀,领导们也都认为对学校是一件好事啊!”
汪尔淼说:“是啊,他们确实一直都那么认为,但我自己心理上有障碍。”
“您心理上的障碍完全没有必要哩!好比在饥饿的年代领导人不吃红烧肉了,对挨饿的老百姓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周蓉快急哭了。
汪尔淼说:“是没什么实际意义。可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啊,对某事心理上一起障碍,就会产生排斥感。周蓉啊,我决心已下,不变了。我绝对支持你去,你们年轻同志应该多岀国交流。中午我通知学校了,可能批准你前去参加研讨会的传真已发往法国了。”
周蓉二话不说,拔腿就往楼下跑。她知道,外国人办事一向很认真,如果最后的传真上写的是张三结果去的却是李四,人家也许会拒不接待的。
她一口气跑到学校外事办。还好,传真并没有发出。靈魊尛説
她要过传真稿,也没细看,掏出笔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汪尔淼的名字。
外事办的同志说:“得,你这一改,又得重打一份。”
她说:“那就麻烦你们重打一份。”
外事办的同志问:“改成你导师去,他同意了吗?”
周蓉说:“我从他家来的,已经说服他了。”
外事办的同志说:“其实没人对你们师生俩都去有什么意见,完全是他自己想得太多了。”
周蓉说:“是啊,他就是那么一个人。”
一九八八年初,在这一所省重点大学里,还没有多少台电脑。绝大多数师生对电脑还没有概念,打印之事仍由打字室完成。周蓉怕外事办的同志阴差阳错办砸了,亲自跑去请打字员重打了一份传真稿。
她拿着重打岀的传真稿再回到外事办时,汪尔淼已坐在那里了。
他说:“周蓉啊,你怎么不听老师的话了呢?”
周蓉说:“该听的听,不该听的不听。这件事上,您不能只顾及个人感受,根本不考虑我的感受。”
外事办的同志倒很理解她的心情,帮她劝汪尔淼,说如果你们师生只去一个人,当然还是教授去好,学校更有面子哩!
汪尔淼看着周蓉说:“听,又成了面子问题。”
周蓉说:“有的面子,该讲还是得讲。”
因为外事办的同志站在自己一边,周蓉觉得理直气壮,也不管得体不得体,拉开抽屉,找出公章,啪地盖在了传真稿上。
外事办的同志看着她笑,还向汪尔水淼夸她:“你弟子对你多好,你当导师的偷着乐吧!
外事办的同志又问周蓉:“就这么发?”
周蓉说:“发!他们那边二十四小时接收。”
汪尔淼起身欲阻止,被周蓉推到了门外,她把门从里边锁上了。
传真纸走着时,外事办的同志又夸道:“周蓉你太可爱了!为了到底最后谁出国,不少人争得闹翻了脸。”
周蓉说:“人家法方是冲着发表在外刊上的文章邀请的,那文章虽然署着我和导师两个人的名字,但主要是导师的学术研究成果,我只不过是整理者和法文译者,只去一个人当然应该由导师去!”
两人谈得高兴,在周蓉请求下,外事办的同志竟同意她将买往返机票的钱也代领了。
周蓉挽着汪尔淼回家时,他脸上闪着泪光。
周蓉笑道:“您还至于被我气哭了呀?”
汪尔淼说:“如果我没有那样的一个女儿,就真想认你做干女儿。”
周蓉说:“有也可以。”
汪尔淼说:“我们现在已是师生关系,不可以。”
周蓉说广那也可以。”%.
汪尔淼说:“不可以……两种情况,都让我有心理障碍。”
周蓉贴心地说:“那您就得克服某些自设的心理障碍,别做套中人才好。”
第二天,周蓉替导师买到了出国机票。
三天后的上午,师生二人坐在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汪尔淼换了登机牌,周蓉此时才把装在信封里的美元交给了他。若给早了,她怕他放在哪里想不起来。
汪尔淼穿的呢大衣和一套西装是周蓉让蔡晓光从话剧团借来的演岀服,他居然穿着很合身,看上去也很提神,像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似的。对那套行头汪尔淼丝毫没有心理障碍,因为实际好处是他可以将学校按规定发给他的制装费留作他用。
汪尔淼问:“确实不可笑吗?”
周蓉说:“当然不可笑,像胡适的朋友们。”
汪尔淼说:“那就适得其反了。胡适是鼓吹西学的,而我是去参加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的。”
周蓉说:“总不能让您像辜鸿铭似的穿一袭长衫出国吧?章士钊倒是维护传统文化的,他不是一向西装革履的吗?”她起身站在导师对面,打量着他又说,“嗯,乍一看像胡适的朋友们,细一端详,气质上更接近钱穆等人,真的。”
汪尔淼苦笑道:“我女儿要是也能像你这么逗我开心,那我可就幸福无比了。”
时间充裕,师生二人正那么轻松地聊着,忽听广播里寻人,播出的名字正是汪尔淼,请他立刻到总值班柜台去,学校的人等在那儿。
师生二人匆匆赶去,见是外事办的那位女同志和财会室的一位姑娘。
外事办的女同志问汪尔淼:“买回程票的美金带在身上了吧?”
汪尔淼说:“是啊。”
外事办的女同志说:“快给我看一下。”
汪尔淼就从西服内兜掏出信封递给了她。
她立刻取出美金点数。
周蓉问:“多了还是少了?”
外事办的女同志连点两遍,这才说:“不多不少。”将美金又放入信封。汪尔淼就伸手来接,她却把信封交给了财会室的姑娘,万事大吉地说:“没你的事了。咱俩就算正式交接了,你先到校车上等着吧。”
汪尔淼一脸困惑地看周蓉。
周蓉奇怪地问:“这是演的哪一出?”
外事办的女同志的解释是——对于公费出国之事,上级有新的指示精神,领导干部出国考察实属工作需要,一切规定照常,但是鉴于目前的特殊情况,应对各类非考察性质的出国活动予
第十四章[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