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九十七章:水下疑云[1/3页]
黄河中下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浑浊,下水后能见度很低,能见范围不超过一臂的距离。
下水后打开头顶的射灯,冯阳顺着腰上的绳子摸索着往前游,同时开始下潜。
黄河历经上千年的决堤与改道,淹没了不少的城池文明,如今的河底掩埋着数不清的瓦砾,冯阳所到之处掀起一片浑浊,脚踩下去的地方遍布陶瓷与铜铁的碎片。
他拨开水草继续往前,很快就追上了江客。
二人比划了几下手语,江客示意已经抵达目标地点,冯阳紧跟着他往前游。
游了没多久,二人进入了一片幽暗的水域,两侧是黑色的矿石,底部发白,看起来分外诡异。
冯阳缓慢游到矿石壁面前,头顶的探照灯照亮了里面的空洞,洞口直径约摸有两米多,高度大概有三米多,边缘被打磨的十分平整,似乎是经年累月的磨损造成的。
他游到圆洞对面,发现这里的石壁上也有一个类似的空洞,只是大小有所不同。
江客游到他身边,手里握着一枚青铜甲片,见状,冯阳接到手里仔细查看,青铜甲片,看这材质应该是先秦时期的产物。
所谓的先秦时期就是泛指秦朝以前的文明时代,一般指旧石器时代到战国时代。
这一时期人类刚刚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生产工具从石器逐渐升级,而此时熔点更低,更易冶炼的铜出现在了人类社会中。
华夏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古人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
华夏最典型的青铜时代是商周时期,那个时期的青铜器在技术上达到了世界的最高峰。
考古出土的大量商周时期铸造的铜器,包括生产工具、武器,以及大量的生活用具、礼器,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商朝的青铜铸造艺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了大型青铜铸像是其杰作。
而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平雕与浮雕两种技术,各自的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他手中握着的这枚青铜甲片上的祥云花纹就是用的平雕技术。
相较于铜,华夏的冶铁技术出现的就稍晚一些。
华夏的炼铁时期始于春秋时代,古人在掌握块炼铁技术的不久就炼出了含碳2%以上的液态生铁,并用以铸成工具使用。
考古发现的最早人工冶炼铁器属于春秋时期,目前已知有大约二十件左右,有凹形锄(臿)刃,梯形锛刃、削、刮刀、剑、鼎等,经金相核验,多数属固态还原的块炼铁(指不含炭的铁)。
春秋晚期时期,人们掌握了块炼渗碳钢及其淬火工艺,大大提高了铁器的实用性能,为战国中期以后的铁器大量应用于军事和农业生产创造了技术条件。WWw.lΙnGㄚùTχτ.nét
这枚青铜甲上有一个小孔,上面还挂着半根铁丝,看来此物最起码出现在春秋时期。
他冲江客比了几个手势,询问这是在哪里发现的。
江客指了指后面的那个河窟,随后便向此处游去。
见状,冯阳也跟了上去。
这个河窟倒是有些非比寻常,高约两米,宽约一米,里面的石壁上刻着
第九十七章:水下疑云[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