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83章 公孙策叙说神器,还魂床现世害命[3/3页]
o;
闻其客气之词,包拯亦只见礼道:“岂敢,岂敢!本官今赴任竟遇此不幸,深感遗憾。”说罢,便转向师羽问道:“对于赵拙、赵金保父子,师通判可否已断理?”
——这通判师羽,字雁飞,乃西京河南人。他现年已当而立之龄,于庆历六年考取进士,初授复州司户参军,任满调为湖阳知县,至去岁夏间,才赴任扬州通判。见问,他忙拱手道:wωω.ξìйgyuTxt.иeΤ
“昨日接祁国公家人诉状,已及时缉捕赵拙、赵金保父子投缧绁。——况知大人即将到任,今为迎候大人,未及断理也。”
包拯听罢,仅只是应声颔首,另无话说。随后径直前往州府,一来与同家人收拾房舍,安顿了居所,二来听凭师通判安排酒菜,接风洗尘一番。酒宴间或献以阿谀逢迎之话,或回以不矜不伐之言,在此亦懒得赘述。
稍晚,包拯领同师通判、孙虞候诸州府官吏,又右金吾卫中郎将赵仲瓘,以及公孙先生、艾少侠一行至祁国公府邸。在现年不过三旬之右武卫大将军赵仲旻,与其年约二十四五之弟,左千牛卫将军赵仲轲,尽管皆丧服在身,却不失几分奢华气,排场讲究之出迎下,遂步入府邸。当包拯、师羽,另外公孙策、孙文仪、艾虎都陆续礼拜过祁国公灵位,便于灵堂验看其尸身。然未见丝毫伤痕,视容色就仿佛安详入寐一般,的确不可思议。
而后,在包拯询问下,经赵仲旻遣弟赵仲轲引路步入书阁,方见得那涉嫌摄魂害命之还魂床。但见此床通体乌黑如铁,气势峥嵘,造作精致;于正沿方木上篆刻有“还魂床”三字,亦典雅而凝重。算来此床已历经数百载,仍无染一尘,且散逸着浑然香味;纵使白日下,只觉阴气腾腾,栩栩欲活,可谓奇谲而神妙。
众人希奇观望,又无不心存敬畏,更无不暗暗称奇。不时,只闻包拯道:
“如今案情扑朔迷离,此床既已牵连人命,自当移交州府,暂由州府看守。待查明真相,再作区处。”
那赵仲轲见包拯面黑凛肃,说话便命左右动手抬床出去,不觉愕然失色。他默默随之送至门首,及其兄弟闻风而至,皆未敢拦阻,只能隐隐叫苦,莫可奈何。
改日,包拯问案,当赵仲旻、赵仲轲、赵仲瓘兄弟立于公堂,只是道家尊年仅五旬,又身无病症,如今卧还魂床而薨。想必此床被赵拙、赵金保父子另设机关,以害人命,望包知州严惩之。
然那赵拙,现年大略四十六七,看其面善,颇显实诚,不似阴险之人。其子赵金保现不及弱冠之龄,见此阵仗,随父跪于公堂战战栗栗,想必亦无此胆识。就赵仲旻兄弟诸人控诉,赵拙忙申辩道:
“此还魂床自拙第十二世祖木圣赵灵,奉隋炀帝命造就,此后一直珍藏于皇家宫廷,至唐末天下混战,最后流落江南,有幸为南唐国主所得。然拙祖上曾是南唐宫廷制造,因后主李煜不识此床,闻知乃亡国之君造作之物,视为不祥,被拙祖上讨获。但此床毕竟阴气甚胜,虽非凡之人卧于床,能魂魄出窍,登天入地,来去无碍;若是常人卧此床,则魂魄消散,一命呜呼。故随着南唐覆没,此床近百年来收藏于府上暗室,不为世人知晓。怎奈犬子不知天高地厚,与赵仲轲、赵仲瓘兄弟攀比家宝,炫耀争胜,泄露天机。从而使祁国公觊觎强夺,又自以为乃皇室宗亲,能用此床,无视当日拙之奉劝,以致魂消魄散,不得复生。——此实非拙之过失,万望老爷明断。”
对此,一来是直面包拯威严,二来因赵仲旻此前未曾参与其事,不知就里,于其反逼迫追问下,赵仲轲、赵仲瓘二人无力抵讳,勉强承认事实。自告追悔不及,日后当改过自新,不再胡为。
最终,经包拯审问明了,拟赵拙无罪,其子赵金保不识深浅、信口雌黄,惹出偌大祸端,当堂杖责二十,一并发遣宁家。并将还魂床判归原主赵拙,赵拙拜谢,直言还魂床如今存放民间,恐再生事端,愿将此床献与官府,免除祸患。至于赵仲旻、赵仲轲、赵仲瓘兄弟诸人,自知理屈,面对包拯斥责,汗颜无地,匆匆告退公堂,归葬亡父罢了。
第83章 公孙策叙说神器,还魂床现世害命[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