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6话·上 雁门解围[3/3页]
李二郎献计,某,乃有解围之功,李二郎共饮此杯!”
世民连忙端杯,笑道:“能助大将军退敌,某之责也,大将军抬举了。”因是硬着头皮饮尽。
云定兴笑道:“李二郎骁勇,然此次授勋有限,某又人微言轻,否则,郎之得勋,理所应当也!”
云定兴其人狠绝,昔为获帝心,竟令宇文述劝皇帝诛杀亲外孙——房陵王杨勇诸子,世民自然不耻为伍,奈何应征时隶属其部,于是说道:“多谢大将军赏识,雁门转危为安,世民高兴尚且不及,岂可邀功耳!如今夷乱已平,家君受命平绛郡之乱,故世民愿以辞职,随父出征,望大将军解某职务。”
云定兴虽不欲失此得力助手,闻其所言合情合理,于是只得说道:“李二郎助父平乱,其心可嘉,既然如此,某只能割爱了。”世民连忙拱手:“多谢大将军成全。”
原来,山东、山西等地又起暴乱。其中,皇帝诏民部尚书樊子盖发关中兵数万,往绛郡击敬盘陀。樊子盖不问黑白,自汾水以北,焚尽村坞,降者皆坑,郡中百姓莫不怨愤,由是相聚为盗者益多,皇帝遂以唐公李渊代之,往山西平乱。
世民本欲等观音婢来东都过年节,然而父亲临时受命,遂去书大兴,告以平乱之事。
观音婢接到书信时,心底一阵失落。先闻雁门解围,观音婢喜不自胜,欲等世民还军后,再去洛阳团聚。如今听此消息,难免心中沮丧,然而想到盗贼猖獗,失落之余,更多的却是担忧。ιΙйGyuτΧT.Йet
侍女阿梨见娘子览信不乐,疑惑问道:“二郎言何?”观音婢轻叹,递之家书,阿梨阅过,看了满屋待装的行李,小心问道:“二郎既不在东都,五娘如何打算?”
观音婢思索一瞬,说道:“仍居大兴。”
世民不在洛阳,她去了也无人相伴,不如留居大兴,先陪母兄过年,待年后世民还师,再去也不迟,观音婢如是心想。
世民驰至绛郡,已近年关,然而放眼望去,村落尽为废墟,满目疮痍。
“二郎……”环顾一周,不见一个人影,阿武只觉背脊发凉,不愿多留片刻。
世民敛目,策马朝治所而去。
“阿郎,二郎来了!”仆人疾步入来禀报。
李渊先几日来绛,正为平乱忧虑,闻言喜出望外:“真耶?”问话间,世民已入门来。
一阵寒暄后,李渊目光终于离开孔武高大的爱子,笑问诸副将:“我儿风仪如何?”
诸将纷纷笑道:“李二郎风姿奇伟,颇有唐公之风!”李渊捋须而笑,满脸得色。
世民拱手向诸人:“世民见过诸位将军。”众人见他谦逊有礼,益悦之。
李渊正忙公务,因道:“二郎先去歇息,我正与诸将军相商平乱之事。”世民说道:“儿正为此事而来……”
李渊正欲挥退之,副使夏侯端问道:“未知李二郎有何高见?”自世民入来,夏侯端见其状貌,一直窥察一旁。
李渊遂也止言,世民朝他拱手,乃道:“依儿所见,绛郡盗贼多为百姓,非为大恶之人,宜用招降。如今将近年关,正是人心思归之时,若是抚以恩德,能人引为左右,为朝廷所用,降者必众焉。”李渊听得频频颔首,朝夏侯端笑道:“夏侯副使以为如何?”
夏侯端汗颜,拱手答道:“若能招降纳判,不战而平绛郡之乱,不失为好计策也!”以原先计划,他们本欲效仿前法,以武力恫吓盗贼,以速平叛乱。不想他小小年纪,富养于官家,尚有惜民之心,夏侯端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于是李渊依次子所言,于郡内颁布招降令,来降者前后数万人,此不赘述。
第6话·上 雁门解围[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