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9话·中 主昏臣佞[3/3页]
袖拭泪,奉箸于他,“族叔请食。”想不到他为官,竟是亲手将亲人送入刑场,房玄龄颇感无奈。
次日午时,房玄龄立在廊下,望向西市的方向。
行刑时刻已至......
“房县尉,杨狗奴逃了!”这时,小卒急忙来禀报。
房玄龄询问情况,小卒说道:“我等押诸死囚至西市,途中,杨狗奴解刑具而去,此贼竟有解锁之技。余人需押解死囚,故人力不足,以致贼逃逸。”
房玄龄闻言,当即催促,“加派人手,速去缉拿!”“是!”
搜寻数日,竟不见其踪。不过,隰城自此再无此盗作案,料是逃亡别处去了,房玄龄反倒松了一口气。
这日,贼帅赵万海率众十万寇高阳的表奏飞向江都宫。内史侍郎虞世基获之,早已见怪不怪,将贼数改为“三万”。
同僚疑道:“若圣人不知实情,发兵不多,官军将失利。”
虞世基不以为然,“圣人恶闻贼盗,据实已告,无非徒增烦恼。彼些鼠窃狗盗,郡县讨伐即可。”
而在河北平叛的杨义臣早知虞世基所为,故大破高士达、斩张金称、俘格谦,收降河北贼数十万之后,未免功劳被夺,他特意列状托人上奏。
当皇帝揽状,喜出望外,“杨公果是扶龙功臣也!”及见贼数,触目惊心,“我初不闻,贼多如此,义臣降贼何多也!”堂下近臣皆噤声。
皇帝记起一事,敛色望虞世基等人,“先韦云起告尔等裁减贼数,致使朝廷发兵不多,众寡悬殊,官军失利,贼党日滋。朕信尔等之言,贬其为大理司直。如今看来,韦云起并非诬告。”
大理卿郑善果心内惴惴,俯身暗自拭汗,韦云起案正是由他审理。虞世基与裴蕴亦是不安,唯恐皇帝降罪。
虞世基略一思忖,辩解说道:“七年以来,河北为张金称、郝孝德、孙宣雅、高士达、杨公卿、赵万海等贼寇掠,然皆为小贼,郡县讨之,未足为虑也。”随即话锋一转,又道,“然臣以为,今杨公平河北,拥兵不少,久在地方,此最非宜。”
裴蕴正自求多福,闻言转忧为安,附和说道:“此言甚是,杨公久在河北游弋,若收买人心,背主弃义,此大不妙!陛下应予召回。”m.biqiku.net
果然,比起小盗,皇帝最忌乱臣,“卿言是也。”于是发敕进杨义臣光禄大夫,令其回朝,遣散其兵。
敕令传至河北,官军哗然,毕竟河北才刚平定,若是撤走,逆贼余孽或将死灰复燃。杨义臣抵案不平,“可恨奸臣惑主,隋室难复矣!”其后不久,郁闷而终。
少了杨义臣这员猛将,果然不久,河北再度大乱,此是后话。
话说这日,李密一行人在饼肆买饼,见一乞索儿,令人予之一饼。后来赶路,那人一路跟随,至一处小路,李密欲驱之,那人却拱手道:“蒲山公,某房彦藻是也,公岂不识乎?”
李密仔细一看,认出其人,“竟是房公!”李玄英见二人相识,遂扎胡床于地,引之树下坐谈。
李密向从者介绍,“此是前宋城尉、房彦藻公是也,曾同预杨玄感之谋,亦为有志之士。”
李玄英适时感叹,“杨玄感案杀三万余人,公等死里逃生,必多后福也。”从者纷纷点头,深觉李密就是“李氏天子”。
房彦藻拜向众人,感慨说道:“九年之事,一经三年;你我四处流落,如今相逢此地,岂非缘分乎?”李密颔首,因问:“未知公近况如何?”
房彦藻叹息,叙说了逃亡之路,又问李密,“我见公随行数人,未知高就何处?”李密说道:“某现事瓦岗翟公,未知房公愿入否?”
房彦藻素来自负其才,一心想成大事,自然愿意投靠瓦岗,于是说道:“承蒙公等不弃,某愿效犬马之劳!”
于是房彦藻与李密等俱游汉沔之地,遍入诸贼,说其豪杰。及还之日,从者数百人,此是后话。
第9话·中 主昏臣佞[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