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2章 朝廷罢里正衙前,包拯息改嫁讼事  包公演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92章 朝廷罢里正衙前,包拯息改嫁讼事[2/3页]

  或亲人分居,或鬻田以减户等,为规避差役是殚智竭力,殒身不逊。故此,于今岁仲春时,韩琦有向朝廷上疏言:

  “州县生民之苦,无重于里正衙前。有孀母改嫁,亲族分居;或弃田与人,以免上等;或非命求死,以就单丁。规图百端,苟脱免沟壑之患,殊可痛伤。然每乡被差疏密,与赀力高下不均。假有一县甲、乙二乡,甲乡第一等户十五户,计赀为钱三百万,乙乡第一等户五户,计赀为钱五十万;番休递役,即甲乡十五年一周,乙乡五年一周。富者休息有余,贫者败亡相继,岂朝廷为民父母意乎?请罢里正衙前,命转运司以州军见役人数为额,令、佐视五等簿,通一县计之,籍皆在第一等,选赀最高者一户为乡户衙前,后差人放此。即甲县户少而役蕃,听差乙县户多石役简者。簿书未尽实,听换取他户。里正主督租赋,请以户长代之,二年一易。”

  于是,仁宗令将韩琦奏章下达京畿、河北、河东、陕西、京西等路转运使相度利害,皆谓如韩琦所议适宜。同时,知庐州包拯亦特此上疏《请罢里正只差衙前》曰:

  “臣伏见知并州韩琦上言,乞罢诸路里正,逐乡税赋只委户长催纳。三司似牒,逐处转运司相度去讫。臣昨任河北,备见诸州军所差,里正只是准备衙前其秋夏二税,并是户长催驱重役之中,里正为甚。每县或无上等,即以中等户充,家业少有及百贯者,须充衙前应副重难之役,例皆破荡。其逃亡非命者,比比皆是,怨嗟愁苦所不忍闻。今若依韩琦起请,悉罢里正,如衙前有阙,即委令、佐于一县诸乡,选差第一等中物力最高者充役。如更有阙,亦如此轮差,委是经久公私利便。庶几凋残之民,稍获存济。又缘里正系正月内差,若伺候诸路转运司相度,必恐迟延,欲望圣慈特赐详酌,早降指挥施行。”

  其后,又知制诰韩绛——时皇佑二年秋,韩绛由开封府推官,迁户部判官,不二载,先后出任江南东、西二路安抚使,至去岁中,擢升右正言、知制诰。适其在朝视事,有进言曰:

  “臣尝安抚江南东、西路,见两路衙前应役不均,请行乡户五则之法。”

  ——关于“五则法”,凡差派乡户衙前,一律按赀产多寡设立簿籍,分为五则。而各州郡衙前差派,遵照簿籍为准则。假如第一等重役十处,应十人负责,即编列第一等富户一百户;若第二等重役需五人,即编列第二等户五十户,以备十次役使,勿再差派里正。然各州郡设立簿籍,概由通判掌握,遇差人,长吏以下同按视施行,转运使、提点刑狱则督理违慢。

  再又知制诰蔡襄——字君谟,籍贯兴化军仙游县。蔡襄于天圣八年登进士第,初授漳州军事判官,历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知谏院。至庆历四年调知福州,赴任二载,改迁福建路转运使。然

欞魊尛裞

第92章 朝廷罢里正衙前,包拯息改嫁讼事[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